年末将至,不知不觉,不少在2021年到德读高中的留学生们也都在德国学习生活一段时间了,各方面都逐渐步入正轨。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收获了很多全新体验呢?
小编近期特地走访了正在德国阿洛伊修斯学院寄宿中学(Aloisiuskolleg)就读的杨同学。杨同学于今年年初入学,如今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他已经适应了德国高中生活了吗?又是什么让他直呼,这和在国内上学也太不一样了?
自主学习是重中之重
据杨同学介绍,德国高中的课程安排不属于紧凑型。学校希望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课余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规划支配。
一开始杨同学还不太适应这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但慢慢他也找到了属于自己劳逸结合的方式。虽然课程并不多,杨同学也没有因此懈怠。在上课之余,杨同学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每天按计划完成预习,复习。
杨同学说,在这种自主学习模式中他收获颇丰。自主学习可以让他感到他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
培养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这也更利于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父母或老师都强迫不来的。
学习娱乐两兼顾
在德国,学校并不鼓励学生一味的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挖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学习之余,杨同学会与同学们相约一起参加校园活动。踢球,玩游戏,打乒乓球,健身一样都没落下。
参加课外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拉近同学间的距离。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同学们,杨同学一开始并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们打交道。但是几次活动之后,杨同学与很多外国同学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与他们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杨同学的德语也有了很大进步,可谓是一举多得。
有的朋友可能会提出疑问:一天只有24小时,参加课外活动不就瓜分学习的时间吗?但杨同学说,以他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在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后,他很有成就感。因此,在之后的放松时间,他并不会因为懈怠了学习而感到愧疚,能完全地放松自己。这样一来,在接下来的学习时间里,反而更能拼尽全力。如此循环往复,其实是一种良性循环。
当然,完美规划自己的学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不管是杨同学还是所有小留德华们都需要在未来的学习中慢慢形成自己的规律,找到自己的节奏。这样学业才会越来越顺利。
但是高中无论如何过,都是要参加德国的高考(Abitur)。对于德国的高考,总结起来有两点:
第一,德国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学生在课堂的发言表现和口头报告都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并且在最后的毕业考试也至少有一科完全采取口头考试的形式。然而,注重平时和口语的考核评分体系也不是无懈可击,普遍问题是:学生能说会道,就是不会写。因为课堂表现以口头为主,而说又比写简单很多,所以很多学生避重就轻,光说不写。笔试成了德国学生、老师最头痛的问题。
第二,考试题目的难度总是超出学生们的预期。每年的Abitur结束后,学生总是抱怨考试超纲!(所谓的超纲,就是超出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小编呵呵一下!还好咱们在德国读高中!)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小杨就读的这所位于德国经济重镇北威州的这所寄宿高中。
阿洛伊修斯学院寄宿中学
地理位置:
阿洛伊修斯学院寄宿中学 Aloisiuskolleg(简称AKO)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波恩市南郊,是具有2000年历史名城,曾经的西德首都,古建多被辟为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是欧洲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1/3以上森林面积,距市中心近。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计算机、艺术、音乐、宗教、社会学、体育
语言类课程:德语、英语、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拉丁语
学校特色:
1、历史悠久,1900年建校
2、学校规模大,拥有750人在校生
3、注重音乐,体育发展
4、教会学校
教学特色:
重视国际文化与人文交流:
1)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欧盟间交换生项目):分别跟法国马赛的普罗旺斯高中、英国伊顿公学(被公认为英国最好的中学,“绅士的摇篮”,为众多英国王室、政经界精英的母校)、新加坡的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建有交换生项目。(Erasmus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以荷兰14世纪的人文主义家、作家伊拉斯谟命名,其曾在英、法、荷、意、比等国求学和教学。该项目应用于欧洲现在所有教育、训练和青年体育领域的交换。)
2)欧洲青年交流项目:EYE-Projekt,每年与同属耶稣会的欧洲3所姐妹校进行为期一周的项目交流,3所学校分别位于比利时的根特、意大利的都灵、匈牙利的米什科尔茨,交流期间使用语言为英语。
3)夏令营:与美国华盛顿特区乔治城预备中学(美国最古老的男校、唯一的耶稣会寄宿学校)一起合作举办夏令营活动。
4)鼓励和促进学生们参与科研机构项目:通过参加波恩大学的“FFF-Projekt”/“促进,挑战,研究”项目,了解大学学习节奏、学习方法和研究方向等细节内容。对于该校学生来说,都是为了升入高等大学而聚集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