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一下子离开生活了多年并且已经熟悉、习惯的环境,身处异国他乡,这对于留学生的生理、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远离亲人和朋友,最开始的几周时间是十分难过的。所以在出国之前把最后一样东西放进行李箱之后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了。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能理解到,出国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比带上多么丰裕的经济储备都要有用和重要。对国外生活了解的多少和精神上的准备程度,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影响着留学生活的质量和顺利与否。
一般初到留学国家会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一、抵触情绪。这与学生的出国目的不明确有关,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年纪较小的孩子身上。专家认为,这种情况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想法,不要强迫孩子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可以在留学前帮助他们了解留学这件事情,在其中找到一个自己孩子的兴趣点。
二、思乡情绪与孤独感。孤独感主要是由语言障碍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造成的。没有了自己成长的土壤,没有了原来游刃有余的圈子,运用语言不熟练让自己羞于启齿,生活每迈出一步都感到如此的艰难。专家指出,这种情况每个人出国以后都会遇到,只不过是程度不同。应该先在国内做一些准备,培养一个爱好是十分必要的,出国以后,这种爱好会吸引你学习以外的注意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也是冲淡思念与孤独的一个好办法。
三、挫折感和心理压力。对困难的估计和自信心不足的人更容易有这样的问题。刚一到国外,学习跟不上,交流困难的情况很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都是可以解决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学生本身心理素质不好,无端地把自己的困难夸大,越想越绝望,在极度的焦虑中走向精神崩溃或是半途而废的情况都是有的。专家建议,留学生在出国前就要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想一想,有意识地让自己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多面对一些挑战,在独立的环境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国后前半年的不适应期,是因为两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等种种的差异造成的。所以留学前的心理准备就是做一些预防工作。其实了解是前提,心理准备最根本的是要尽量详细地了解那个国家,大到文化历史,小到图书馆怎么用,公共汽车怎么坐,了解得越清楚,准备得就越充足,心里就越有底,出国后的生活也就更顺利。
相反留学生应该有以下积极心理准备:
一、独立自立。出国留学意味着要离开家人照顾,意味着自己的事要自己做,这个时候学会独立自立最重要,注意健康、合理安排学习、饮食、生活。
二、生活自律。国外的文化和人际关系是留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的,主动融入新的环境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外界的各式各样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吸引着留学生好奇的眼球,只身独处国外,没有家人的约束和监督,一切只有靠自己了。不要摆阔气、不要沾染任何不良嗜好是首先要面对的一关。
三、随机应变。突发事件在所难免会发生,留学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发生不测,首先是冷静,从容应对,其次是找朋友或大使馆寻求帮助或保护。建议学生预科毕业后一定要到使馆注册,注册后所有信息使馆将备案,紧急情况下非常必要;
四、保持良好心态。乐观对自己、对学习、对老师和同学,随遇而安。
五、拥有健康友谊。交友慎重,选择积极、乐观、努力学习的同学为友,不义气用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六、懂得感恩。初来乍到,没有人义务帮助你,所以对那些伸出援手帮助的人要心存感激。
七、低调为人处事。不要张扬,以学业为重,物质方面不要过度追求,也不要在公共场所露富,摆阔气,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