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保护硕士是一门拥有独特资源的,提供观察亚洲文化多样性视角的高级课程。通过传授学生综合性知识,提供重要的实践训练和经验,培养学生在历史建筑保护和相关领域开展职业生涯所需的技术。
本项目具有亚洲特色,聚焦于“活态”和“本土”文化,侧重城市建筑。新加坡处于东西方的十字路口,其独特的城市景观引人瞩目——承载历史的城区、建筑遗产和国家纪念建筑,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无缝衔接。在新加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丰富、多样化的历史建筑能存续下来,必须依靠深思熟虑、自觉和协调一致的城市规划。以这个城市国家的丰富背景为根基,我们致力于提供建筑保护教育——培养学生敏于应对深具历史的亚洲城市所面临的多样化挑战,善于捕捉丰富文化遗产提供的多样化机遇,且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要素保持敏感。
承载历史的亚洲城市常被视为文明的摇篮,对人类社会发展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城市化和城乡迁移以空前的速率演进,全亚洲的城市在社会、文化和经济结构上经历了巨变。尽管数百万城市居民分享了“进步”的成果,城市却一直承受着毁坏的威胁。文化禀赋和多样化的社区价值岌岌可危,内城街区的特性也恐怕遭到不可逆的改变——这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城市结构的保存造成了冲击。因此,我们充分培养学生的历史视角和思考能力,传授实践性的设计和保护技术,以便管理不同规模和背景的保护工程。我们的学生将会理解城市管理最紧迫的挑战并不能靠单一学科解决,而需要多个专业领域和关键利益相关方之间开展跨学科协调合作。
坐标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峇峇屋(NUS Baba House),以及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敦陈祯禄亚洲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中心,是新加坡大学建筑保护硕士项目的独特资源,可助力对建筑和城市环境保护的实训和研究。
教学团队是由遗产保护专业人士和经验丰富的建筑保护匠人组成的国际化班底,涵盖多样化的理论方向、学术背景和工作经验。本项目平衡且兼顾建筑保护的原则、设计和实践,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论述能力,从而以思想上的领导力塑造这一行业。
课程结构
要获得MA(ArC)学位,硕士生必须修得40个学分,包括一系列核心模块、领域模块及选修模块。
核心模块
核心课程包括可持续的遗产保护原则和政策,例如建筑史、保护方法和城市复苏,这些构成遗产保护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的中心主题是:以亚洲为主,批判分析当代关于遗产管理与保护的种种论述。领域模块则旨在深化、扩展学生从核心课程习得的知识。课程期间,特邀的校外专业人士将与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
领域模块
精心设计的领域课程,旨在使学生按兴趣习得更多高阶技能。建筑保护硕士课程从三大领域展开教学:政策与管理;历史城市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以及亚洲城市遗产保护领域材料与技术方面的教学培训。硕士生可以根据自身专长选择领域。
课程具体包括:建筑遗产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政策方法论、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论文指导、保护性设计、适应性再利用设计、历史建筑测绘与记录、二十世纪建筑保护和建筑保护技能实践。
选修模块
学生可以从本院和其他院系的研究生水平课程中挑选选修模块,扩充核心学习的内容。推荐领域包括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房地产、公共政策。每学期之初,项目学术主任会给出预审通过的选修模块列表。
实习机会
本课程向学生提供机会,以参与本地和国际实习项目,获取遗产保护的实践和研究经验。实习单位包括新加坡及本地区的私营公司和公共组织(注:学生需自行负担实习旅行费用)。此类实践经验也可作为选修实习模块(AC5014)的有效学分,学生可以在两学期之间选修这门课。
在实习中,学生可以参加遗产管理、城市设计、规划和/或研究项目,其工作将由项目学术主任或指导教师进行监督和评估。实习结束时,学生需要提交一份报告,阐明实习中所学的工作方法与实践能力是如何体现在所参与的项目之中的。
实习最短期限为5周兼职(3小时/天,3天/周)。
职业前景
作为训练有素的遗产保护专业人士,很多校友毕业后回归自己的本业。由世界顶尖水平的建筑/建筑环境学科授予的新国大学位,将提升学生的职场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建筑保护硕士的学习经历将增强学生的能力,使其以开阔的视野应对新兴趋势和亚洲长存的遗产保护问题。凭借从项目中习得的关键技术和知识,学生们有能力在本地区的遗产保护或相关领域脱颖而出。部分毕业生转入研究、教育和专业咨询领域,也有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