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大学

伴学生一起“灵工时代”

11-09 07:58

在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中,有一项叫灵活就业,大家对其印象似乎是“两低”,一来是大家熟知程度低,一提起灵活就业,大家想到的是外卖骑手、是快递小哥、是生活所迫实在没有办法的选择;二来是认可度底,一听到灵活就业,家长往往会眉头一紧,一波摇头摆手转身就走。

但,不是我们不明白,是这时代变化快,灵活就业,远不止如此。灵活就业,可以是自由撰稿人、是民宿主理人,还是原创手工设计师;可以是互联网营销师、是宠物美容师,还是电子竞技员;可以让年轻人告别朝九晚五、996、坐班打卡的束缚。它有趣、自由、也很有前途;它不光“吸睛”,也很“吸金”。

正如某淘宝店主对灵活就业评价道:“可以偶尔跟随自己的内心,放个假、充充电,既不与他‘内卷’,也拒绝自己‘躺平’。”

其实,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灵活就业不可避免会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日常。美团研究院发布的《生活服务业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中提到灵活就业群体中,超六成是90后。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新职业、新业态带来的全新生活模式,他们投入其中展示自我,并获得成功。

放在十年前,我们都会为拥有一份工作的稳定感到满足。而如今,我们必须要接受并拥抱时代发展以及新经济模式带来的新变化,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所预言的——人们将从一个自由选择受限的非此即彼的社会,迈入一个充满多元选择的社会。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作为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时刻仰望未来趋势,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培养高校学子入世的技能、推进灵活就业保障机制构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灵活就业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努力活成我想要成为的样子”本就是时下年轻人最热血的宣言。

李克强总理在宁波人才市场考察时对大学生应聘者说了这样一句话:“政府为大家搭建平台,你们如果有条件、有能力灵活就业,不仅可以为自己积累财富,实际上也是在积累专业经验和人生经历,拓展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句话是对应聘大学生说的,也是对高校的教师说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相比,新的就业形态更为灵活。

作为培育人才的高等学校,要帮助大家认清灵活就业的真实面貌。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帮助学生不要被前辈他人“先入为主”的植入观念,或者说不要成为固守自己成长经验的前辈,谈及灵活就业,也不要思想、手势、语言三连否定,要能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积极思考。

正如阿尔贝·加缪所言:“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我们要走在学生的身边,做学生的朋友。

高校老师,要意识到灵活就业提供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产品,促使人发挥能动性,让青年人有了更多的创作新形态,而且工作的挑战性和自我表现性与青年人更为契合。

“90后自由职业女青年”吴百万曾分享了她对于灵活就业的感受:曾经一想到“明天要上班打卡就头皮发麻、脑袋一空”,现在早上7点半起床吃早饭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没有计算一天的工作时长,但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读书、看电影和健身,其余时间都在工作。偶尔偷个懒,还被危机感抓个正着,便立刻正襟危坐起来。这份职业成就了我的生活态度。我所追求的生活,大致如此了”。

灵活就业从来不轻松,也不是逃避现实和遮羞的办法,更不是不得已的无奈选择,是“我愿意”的不轻松,是能够乐在其中的不轻松,是青年人与社会发展擦出的、能越烧越旺的新火花。

2015年河南实验中学老师顾少强留下一封十个字、被誉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过了世界的她最终定居在满足了她对生活所有期盼的城市——成都,成为了一家客栈的主理人,结识更多有趣的人,看更多的风景。

这就是灵活就业的样子,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享受工作的自由,坚守内心的热爱,追求相互满足的工作和生活,既接受现实压力的骨感和眼前的苟且,也拥抱诗和远方。

高校要帮助学生发现热爱,掌握技能,增加学生灵活就业的底气

微博博主“段公子煜”自2017年大学毕业以后固定工作了两年,在2019年辞职正式步入自由插画师这条道路。她说:“自从成为一名自由插画师之后,我的工作内容涵盖了画图、运营、理财、与甲方沟通、与编辑对接、推广自己、了解版权、交社保、日常开销等,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该干的活一点也少不了。”

可见,灵活就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它建立在你的兴趣之上,但是专业技能、综合实力一个不能少,且只有不断学习,让自己持续增值,才能走好灵活就业之路。

在多种新型灵活就业的形式中,共享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的表现尤为亮眼。在这些领域中,需要大量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和专业技能的交叉型人才。青年人想要在这个舞台上实现自我突破,必须提前储备好相关的素质和能力。

面对从高考中过来的、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心中又有一丝侥幸“考上大学就轻松”的学生,高校要做足准备,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内心的兴趣与热爱,要搭好平台,做好引导,让同学们尽早和尽量多的储备知识,钻研技能,完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储备。

当同学们面对人生抉择之时,如果选择灵活就业,有选择灵活就业的底气和基础。

斜杠青年也已经成为青年人灵活就业的一个趋势,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人——不仅是自媒体达人还是创业公司的合伙人,有人一边做律师还一边做网课老师。这种依靠不同的技能来获得不菲的收入,由此产生对生活的掌控感和自由度,就像小王子里那朵傲娇的玫瑰花,让很多人为之心动。

高校要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呼吁为灵活就业提供更多保障措施

一段时间以来,如同之前的“佛系”,“躺平”大火了,得到了青年人的高赞与支持,而一些资本大佬也站出来,批评青年人“躺平”。

作为高校教师,我觉得需要对这些概念和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与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地攻击年轻人。我认为“佛系”和“躺平”不过是青年人在时代大势下的一种自我调侃。“真正喝多的人不会说自己喝多了的。”“佛系”和“躺平”是青年在努力之后困倦之时给自己一点时间休息调整再出发的时间和准备,像极了撒娇抱怨说气话的孩子。

我们的年轻人,会在网上喊一喊,抱怨一下,这并不是坏事,而且大家抱怨一下,绝大多数还是会回到工作中,会继续奋斗前行,努力实现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愿景,让生活有滋有味,特别是国家需要之时,随时能够把责任扛在肩上。

这些精神,这些担当,从那些平时十点不起床,而在抗疫时24小时值守的95后、00后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让年轻人躺一会,没事,他会站起来的。站起来,他还是那个为国自豪、为国奉献的年轻人,并没有一丝丝改变。我们要做的是,要倾听这些撒娇式抱怨的呐喊声,提倡呼吁这个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为年轻人的奋斗保驾护航。

现在学生谈及灵活就业,“稳定性差”、“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发展无保障”等词汇还是常用词,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固有的陈旧观念,另一方面,这些也确实是灵活就业的通病与硬伤。

保障,同样是灵活就业发展壮大的基石。一段时期以来,灵活就业的利好消息接踵而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从5方面提出了14条措施。北京、山东等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对灵活就业的保障支持。但灵活就业仍然遭遇着诸多“成长的烦恼”,学生们仍有许多问号:灵活就业不签订劳动合同,权益如何保障?出了问题该找谁投诉解决?职业规范谁说了算等等。有钱、有面儿、有自由、有保障,灵活就业这碗饭才能端稳。

要呼吁筑牢制度基础,从根儿上保障灵活就业的权益。为在平台大数据计算下被迫“内卷”的外卖骑手、快递员提供一份起码的安全保障,为发挥聪明才智的原创“灵工”青年人提供一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为那些有想法、有实践的“灵工”青年人提供一些对接的平台、友好的营商环境。

或者是呼吁给灵活就业的年轻人一些宽容和掌声。看到特殊人才落户的新闻,网络上更多的声音是——“这怎么可能?”“凭什么?”凭的是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每一个行业每一份工作,只要是辛勤劳动就值得被尊重。

十年前,被羡慕的主流都去了外企,非主流们去了BAT;如今被羡慕的主流都去了BAT,非主流们去了灵活就业;十年后,谁又会羡慕谁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指出,灵活就业对于稳就业、保民生意义重大。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两亿,依靠新经济、新业态创造新的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有数千万之多。灵活就业不再是辅助或者是一个补充,而是就业的一个重要中坚力量。

大学生综合素质高,接受新生事物快,往往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引领时代潮流,可以说是新业态的承载者和创造者。高校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更加需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完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储备,呼吁全社会的关注和制度机制保障。

人尽其用,物尽其材。这是高校的责任,也是时代发展、国家进步的要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