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传承庐陵文化,提高当代大学生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责任感,2019年7月9日至7月10日,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了历史悠久,素有“五云呈祥,万民以安”之美誉的吉安市万安县及敦厚县开展碑刻调研活动。
古老质朴的泥瓦砖木,墨迹脱落的斑驳文字,蕴含历史厚重。在万安县博物馆,据工作人员介绍,对于万安地区的碑刻,博物馆早已在收集筹备中,以后会逐渐展出。馆内的碑刻虽少,但保护措施相当到位,碑刻轻微受损,释读难度不大。通过现场书本校对,调研团队员们发现了高立人先生《庐陵古碑录》的几处错误,保障了调研过程中所修改的错误之处史书资料的严谨性。
图为调研团队员现场校对《庐陵古碑录》
7月10日,调研团来到了吉安市敦厚县文广大厦,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调研团得以对库房中仅有的五块碑刻进行校对。队员们在翻阅书籍之后,发现这五块碑刻是书本中尚无相关记录的,由此体现出这五块碑刻的更大价值。碑刻是研究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的重要史料,其研究也要求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对区域社会的研究进而与整体历史研究进行对话,或者补充整体历史研究的不足。所以有了这样的新发现也算本次出行实践最大的收获。
当然,碑刻对历史研究的价值不局限于内容上,要想推动历史研究的进步,从碑刻中发掘新史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以往历史研究大多基于历史文献,碑刻资料的引入让更多的史学工作者走向田野,亲身感受历史的气息,同时汲取新鲜的材料。因此,碑刻资料不仅填充了历史研究的内容,更使历史在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上实现了飞跃。
图为调研团在库房中查找碑文
然而,博物馆中的碑刻仍存在不受重视、得不到有效宣传,一般大众对此知之甚少等问题。调研团通过赴现场将书本与碑刻进行校对的方式,发现了书本中存在的错误。那么,博物馆中的碑刻又应如何摆脱小众化,成为“活”的文化遗产呢?这离不开博物馆及政府等多方努力。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开设互动体验项目,由此来拉近文物与公众的距离,大胆探索,创新文化传承之路,从高校学子出发,让大众了解到碑刻的重要性。井大人文学院暑期调研团目前只是对庐陵文化进行调研,但是,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等待着更多人的保护与传承。
图为调研团万安、敦厚之行落幕
碑刻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史学材料,应多多“亲近”普通公众,充分展现其独特魅力,为公众提供文化滋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探索没有止境,碑刻调研将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