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档案学专业考研方向分析
2020考研选择专业方向时,档案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各专业方向怎么样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为大家整理的马来语专业考研方向:
档案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档案学、图书情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以下是各专业介绍:
档案学专业考研方向1:档案学
专业介绍
档案学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档案学是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学科。
培养目标
图书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21世纪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实和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既系统掌握现代图书馆管理技术,能够在各级各类图书文献部门从事文献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又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并对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 的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
就业前景
在信息社会,信息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源,而档案信息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核心,正如国务院信息办一位负责人的:“国家的信息资源 80 %在政府,政府的信息资源中 80 %在档案 ” 。所以,致力于管理、开发、提供档案与综合信息服务的档案学专业,有良好稳定的职业前景。
(1)专业性特色突出,直接对口工作岗位较多
档案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专业,学科体系完整,专业特色突出。仅以北京为例。北京有大约 3000-4000 家左右的大型企业,有为数众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包括数百家科研机构),即使机构精简的情况下,每个单位至少也要有一名专职档案员,更何况某些部委和 大设计院的档案室有多名专业档案员。可见,档案专业面向的直接对口就业岗位非常可观。
(2)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拓宽就业口径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档案学专业就陆续进行着教学体系改革,要从面向历史档案管理与研究,转而面向以档案信息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按照 “基础扎实,技术全面,适应面宽,应用性强”的培养目标,现 在的档案学专业教学知识传授得到拓展,理论联系实践,努力让学生可以被文秘、行政助理、信息内 容服务等更宽广的就业领域所接受。因此,广大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得到了扩展。
档案学专业考研方向2:图书情报
专业介绍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简称MLIS。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
就业前景
图书情报专业主要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课程,其中既包括“信息”又涉及“管理”是近年来考研的热门专业,就业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在图书馆、情报所工作,也可以在政府事业部门的咨询或信息服务部工作,主要在企业的情报分析与咨询部工作。
图书情报专业优秀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信息咨询员——帮助人们查找信息和解决问题;
2、图书出版编辑——在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
3、图书馆员、档案管理员——在图书馆或人事部、档案部管理资料;
4、信息主管(CIO)——公司企业中信息资源主管,向总经理提供各种管理信息、辅助决策等。
档案学专业考研方向3: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专业介绍
图书馆学是研究和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为各类图书馆、科研单位和情报机构培养具有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图书资料与情报信息的收集、分类、编目、流通、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情报服务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
图书馆事业已成为一门多学科综合的事业,该职业的社会功能将进一步加强。职业所具有的行业特色将逐步淡化,它将从传统的单纯图书馆事业逐渐融合入信息产业之中。
推荐院校
安徽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复旦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档案学专业考研方向4:公共管理
专业介绍
随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他渐渐的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从默默无闻到现在的热门专业,短短十几年时间它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蜕变。目前人们越来越看重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专业的科学的人才来进行管理,这给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创造了广阔的职业舞台。
就业方向
MPA学位获得者主要是在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也可在私人部门(公司、企业)的行政部门就业等等。
研究方向
01行政管理
02社会保障
03公共信息管理
推荐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