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的小伙伴可能还在犹豫,不知道报考什么专业好,选择专业院校时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逻辑顺序——“先专业,后院校”。考研专业决定了你今后发展的一个路径,院校决定了你人生发展的效率。统计学专业考研选哪所院校?新东方在线分享2023统计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这些院校是统计学专业的佼佼者,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考研择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可盲目跟风,也不可以眼高手低,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供大家参考。

点击查看更多23考研精品好课
| 统计学考研学校排名 | 学校名称 | 评估结果 |
| 1 | 北京大学 | A+ |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 3 | 南开大学 | A |
| 4 | 东北师范大学 | A |
| 5 | 华东师范大学 | A |
| 6 | 厦门大学 | A |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 8 | 东北财经大学 | A- |
| 9 | 上海财经大学 | A- |
| 10 | 浙江工商大学 | A- |
| 1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 12 | 江西财经大学 | A- |
| 13 | 清华大学 | B+ |
| 14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 1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 16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 17 | 中央财经大学 | B+ |
| 18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B+ |
| 19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B+ |
| 20 | 吉林大学 | B+ |
| 21 | 复旦大学 | B+ |
| 22 | 山东大学 | B+ |
| 23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B+ |
| 24 | 中南大学 | B+ |
| 25 | 山西财经大学 | B |
| 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 |
| 27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 28 | 安徽大学 | B |
| 29 | 武汉大学 | B |
| 30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 3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 32 | 湖南大学 | B |
| 33 | 中山大学 | B |
| 34 | 云南大学 | B |
| 35 | 云南财经大学 | B |
| 36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 37 | 辽宁大学 | B- |
| 38 | 南京大学 | B- |
| 39 | 苏州大学 | B- |
| 40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 41 | 江苏师范大学 | B- |
| 42 | 安徽财经大学 | B- |
| 43 | 曲阜师范大学 | B- |
| 44 | 暨南大学 | B- |
| 45 | 四川大学 | B- |
| 46 | 重庆大学 | B- |
| 47 | 西南大学 | B- |
| 48 | 广州大学 | B- |
| 49 | 吉林财经大学 | C+ |
| 50 | 南京财经大学 | C+ |
| 51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 52 | 山东财经大学 | C+ |
| 53 | 河南大学 | C+ |
| 54 | 湘潭大学 | C+ |
| 55 | 湖南师范大学 | C+ |
| 56 | 西北大学 | C+ |
| 57 | 兰州财经大学 | C+ |
| 58 | 浙江财经大学 | C+ |
| 59 | 西安财经学院 | C+ |
| 60 | 重庆工商大学 | C+ |
| 61 | 中央民族大学 | C |
| 62 | 河北大学 | C |
| 63 | 长春工业大学 | C |
| 64 | 上海大学 | C |
| 65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 66 | 郑州大学 | C |
| 67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 68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 69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 7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C |
| 71 | 新疆财经大学 | C |
| 72 | 河北经贸大学 | C |
| 73 | 北京科技大学 | C- |
| 74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 75 | 北京林业大学 | C- |
| 76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C- |
| 77 | 江苏大学 | C- |
| 78 | 安徽师范大学 | C- |
| 79 | 福建农林大学 | C- |
| 80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 81 | 长沙理工大学 | C- |
| 82 | 广东财经大学 | C- |
| 83 | 广西大学 | C- |
| 84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 85 | 贵州财经大学 | C- |
说明:以上统计学考研学校排名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排名还比较权威。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2023统计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文章,我们需要衡量自身的能力,分析自己能够考上概率,尽量避免到时候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体会以及综合评价来分析自己的综合能力,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自己备考的资源和方法等是否有个较好保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