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人在第一次读到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语句时,都曾动过心头血,想自己有一天成就一世无双国士,能力扛江山。然而,这一点心头血总会叫光阴蹉跎磨去一点,世道叵测再磨去一点,磨来磨去,一辈子就落入了“窠臼”之中……
每个大学生在电视中看到阅兵仪式的时候,都被那整齐有力的步伐和气势如虹的口号所震撼,胸中一腔热血无不沸腾。无论是《战狼》里的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还是《红海行动》里的那句“这里是中国海军,我们送你回家”,我们的军魂总是被瞬间点燃。但当我们还停留在一时兴奋,在我们身边,有人已经应征入伍,携笔从戎,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强军梦。
军旅生活如何?
参军的他们有又怎样的故事和收获?
让我们一起走近
中南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
一起走近那无上光荣的军旅生涯
苏孟帅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实验1501班
2016年9月-2018年9月服役于河南省安阳市某步兵师,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记嘉奖两次
现就读于交通设备专业1705班
走兵那一天,苏孟帅的父母不远千里来到学校,紧紧攥着他的手,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沉默,那时他感受到了父母的不舍。“那天下午,握着母亲的手,我鼻子一酸,一遍又一遍的跟她讲国家、学校的优惠政策,安慰她不要担心,儿子会照顾好自己。当时我们入伍的学生是由武装部统一安排去火车站的,进火车站的时候已经凌晨1点了,为了能亲眼看着我坐上军列,父母特意在火车站定了旅馆,当我们从长沙火车站大巴车下来的时候,母亲几近是跑过来看我。在佩戴红花一身军装的人海中,她还是一眼看到了她的儿子。母亲的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急切。那一刻,我的心里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但还是是故作坚强地忍住了眼泪,以至于后来每一次回忆起这一幕,泪水都会在瞬间奔涌而出。”
参军后,军营让苏孟帅在一次又一次的体能、训练的极限突破中,锤炼出了一颗勇敢的心。“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能有点夸张,但我真真切切的感到部队让我再次重生。”他坦言道。在一次打靶训练中,任务是武装3公里奔赴靶场,完成射击任务,要求三发上靶两发以上合格的同志走回去,其余的低姿爬回去。而最痛苦除了成绩不好回去挨熊挨练,还有在班长面前抬不起头的负罪感。几乎所有新兵都承受着心理压力,而他不幸成为了其中一员,当听到报靶成绩时,他感到整个人大脑空白,恨不能给自己一枪。稍稍镇定过后,理性让他选择了面对。就是这一次经历,让后来的他不怕挫折,不惧困难。
顾开锐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405班
2016年9月-2018年9月服役于吉林省65367部队某合成旅一营三连,2017年12月被评为“优秀义务兵”,2018年8月记旅嘉奖
现就读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03班
刚开始,顾开锐由于身体素质较弱不被来挑人的班长所看好,不得不加入了新兵班长的班级。下连后,他便狠下心来苦练体能,日复一日别人跑五公里,他便跑六公里,不仅仅是和别人较劲更是和自己较劲。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五公里跑他从下连时的22分半跑到了19分08秒,从同届倒数几名跑到了前十。又因为大学生的身份,他一直坚持给连队写新闻稿,记录连队的团支部会议和保卫委员思想骨干会议。由于表现出色,他第一年便被评为优秀义务。第二年分班时,他终于从第一年的没有人要的“差的人”,变成了班长首选的“好的人”。在获得种种肯定之后,他也更有了底气,有底气证明作为一名中南学子,一名大学生不仅仅更够不仅能胜任文化工作,身体素质也不甘落后。
虽然两年的军旅生涯很短暂,但顾开锐印象深刻的却有很多很多:远离家乡去到东北;实弹射击;五公里越野;不能回家过年;放哨站岗执勤……但这两年间最让他难以忘记的事情还是2017年的5.1劳动节假期。那时正是敏感时期,他们在整个劳动节假期进行了紧急拉动演练。每天晚上都要整理战备物资直到深夜凌晨,白天就出动演练。部队里的每个人都是全副武装,从连队跑到车厂,再到下车伪装,临战训练。所有人都汗流浃背,但在每个人脸上都只能看到坚毅和勇敢。
花祥龙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院1403班
2016年9月-2018年9月服役于河南省汤阴县某步兵某师某团,后迁至安阳市某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2017年12月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并记旅嘉奖,2018年6月被评为旅“优秀新闻报道员”
现就读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院1703班
截至大二下学期他已经挂科14门,未修学分42.5个,收到了学校的退学警示。辅导员问他:“要不要去当兵,就当换个环境放松下心情。”他答应了。出发前,手头并不宽裕的父亲特地请了半天假跟花祥龙在后湖吃了一顿两百元的烤鱼。父亲不大会说话,吃了一会儿才终于憋出了一句,“在那边也要好好干啊。”回忆起父亲与辅导员为他送行的画面,他记忆犹新,“父亲的双眼一直看着我,看起来有点悲伤但也不像会流泪的样子,他的双手不知道放哪里好,一会儿掐腰,一会儿耷拉下来。大巴的发动机刚响,父亲准备挥手告别,手抬到一半又放了下来,我从未见过父亲这么局促拘谨过,漂泊社会大半辈子的父亲在送别他去当兵的儿子的时候也会这样不知所措啊。”
2017年6月部队改革,花祥龙同志因在连队新闻报道工作出色,被调至旅分营区机关担任营区新闻报道员,同年12月因表现出色被授予旅优秀义务兵。他用文字记录部队生活训练,笔下的军营焕发着基层真正的颜色,直至退伍前在旅报刊上稿103篇,集团军报刊上稿3篇,并被授予旅优秀报道员。“军营让我懂得,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要让自己发光,都要为别人带来方便和快乐。” 在获取荣誉的同时,他好像也逐渐变得自信阳光、充满激情,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他比过去多了一份内心的沉淀,多了一分成长的厚实,多了一份对家对国对责任的敬畏。两年的军旅让他低调、自律、努力和果断,更无悔两年青春献国防。两年军旅生涯,让他收获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自己。
郝梓均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1506班
2016年9月-2018年9月服役于某合成旅侦察连,服役期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记旅嘉奖一次
现就读于中南大学机电院车辆1702
两年的磨练,最改变郝梓均的,也是最让他难忘的,便是那为期半年的野外驻训。初到野外,首先要建设营区,从起床到熄灯,他们一直处于工作的状态,这个时候他们拿的最多的不是保卫人民的枪,而是与沙土抗争的铲子与铁锹。更夸张的是,刮风时,饭菜、鼻孔和耳道里总有沙子;下雨时,帐篷被淹也是正常事。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一块荒芜之地,被改造成了能满足训练工作需要的营区。然而,营区建设完后,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休息和调整,而是紧锣密鼓展开的军事专业训练。在野外,水是紧缺资源,但汗水却与之相反。每天头顶着烈日跑二十多公里已成常态,虽劳累,可当看到自己的体能在锻炼中不断提高的时候,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当结束训练后,瘫软地躺在帐篷的行军床上,回想起一天的训练,他不经感概道“当兵不就应该这么硬核吗?”
野外驻训训练强度大,时间也长,其间对于郝梓均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打实弹射击。从第一天早上6点打到第二天凌晨3点,一天下来,耳朵都被枪声震得嗡嗡作响。但是他明白战场远比训练场残酷,敌人不会因为你困倦了就停止进攻,相反,他们只会更加凶猛,如豺狼虎豹般向你涌来。野外驻训的这几个月,对于郝梓均同志来说,锻炼了对环境的适应力,磨练了愈战愈勇意志,经历了一段此生恐难以忘怀的历程,找到了只有当兵才能获得快感,他说“值了!”。
刘杜鑫
2015年9月考入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资源勘查1503班
2016年9月入伍,服役于甘肃省军区警备纠察队,2017年12月被评为优秀义务兵,记连嘉奖。2018年6月2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就读于中南大学商学院金融1701班
“你觉得你当兵最荣耀的事是什么”
“我觉得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中南大学”
刘杜鑫刚去部队的时候,连队里面不论是领导还是班长们都看不上大学生兵,尤其是名牌大学生,觉得他们吃不了苦而且“毛病”多。刘杜鑫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名堂。连队里每天不仅要把连队卫生搞好,还有军区大院的卫生,食堂里的卫生。琐碎的工作让很多人都逐渐降低了标准,但是他始终以一名新兵的姿态来要求自己,任劳任怨每天抢最脏最累的活,并且以最高的标准来完成。后来班长逐渐把重要的任务都交给他来做;第一次拉单杠时他连一次都拉不了,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晚上睡觉前落实“三个一百”,既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深蹲。一年的坚持终于获得了成效,在成为上等兵的时候,他已经可以拉20多个引体向上了,并且所有军事科目都为优,部分科目成绩更是位居前列;他也曾在新兵营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警备纠察队“做习主席的好战士”读书活动中获得第一名,在新条令考核中获得军区直属队第一名……就是他的这股闯劲和不服输的劲头,他逐渐得到了队领导、全队官兵的认可,在2017年评功评奖中,刘杜鑫以实际行为赢得了全体官兵的投票,最终获得了“优秀义务兵”,并计入了嘉奖。因为各方面表现优异,在2018年6月29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党章党规。当兵两年,全营区都知道了警备纠察队有名大学生够“硬”,是中南大学的。
两年的“硬”气,刘杜鑫不仅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他所代表的大学生:苦,我们不怕;累,我们能忍;高标准,我们做得到!
青春
不只有眼前的潇洒
还有家国与边关
我在军营中奉献
我在军营中成长
张玉飞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1605班
2017年9月-2018年9月服役于福建消防总队漳州支队
现就读于能源与动力工程1705班
一分钟有多久?张玉飞这样回答了消防员的一分钟:“听到警铃响起,我们必须在一分钟内穿好全套战斗服登上消防车驶出营区;到达火灾现场,我们必须在一分钟内铺设好水带准备出水控制火势;一分钟,云梯车可以支起20米;一分钟,消防队员可以完成两次爬绳登楼,可以负重登上10楼,可以完成四次二节拉梯与挂钩梯连用操,可以完成一次出战快速控火操……”
第一次进入火灾现场灭火是张玉飞最难忘的事。“那是一个医疗器械厂着火,当我穿着战斗服,坐在疾驰的消防车上,听着消防警报的刺耳声,内心是无比焦灼的。到了现场火势已经全面铺开,从外面无法控制,我和另一名战友用一只水枪进行控火,背上空气呼吸器,拖着水带,顶着水枪的压力,当我真正踏进火场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字:热。虽然我穿着厚厚的隔火服,但500多度的火场还是烤得人异常难受,战友一直往我身上打水,衣服越穿越重,那时我才感受到了人的终极求生欲望。最终在大家的紧密配合下火势得到了控制。”
消防员的一分钟是生死时速的一分钟,如果每个军人在平时多付出一分钟,那么在战场上就能为自己为队友为祖国多争取一分钟的胜利!
李元龙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1301班
2014年9月-2016年9月服役于湖北省军区某舟桥旅,2016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并记嘉奖。
现就读于视觉传达设计1503班
2016年的七月是个不平凡的七月,连续数天的大雨侵袭了南方的许多省份,连绵不绝的大雨让李元龙的营区的训练场地连成了一片“大池塘”,他们依旧在长江上进行着紧张的实战训练。抢险救灾的指令是在他们待命三天后的一个凌晨接到的。晚上,急促的上楼声让他们的心绷紧,战备秩序早在三天前就已打好,冲锋舟也早已装车,哨声就是他们出动的指令。他们是上午近十点钟到达的抢险地域:黄梅龙感湖的一所小学。列队完毕,乡亲们早早地就等在那里,脸上有焦急,有感动,有喜悦。战士们吃完乡亲们准备的面包,没有片刻的休息便分兵两路前往了救灾一线,李元龙所在的班级由副连长带队在一池塘匝口处封堵管涌,刚上大堤他就被眼前的汪洋震惊了,房屋只剩下了屋顶,电杆只有一小截露出水面,当地的乡亲告诉他们,本来的良田都被水覆盖,村里有行动能力的百姓都到了。抢险迅速有序的展开,沙袋一个不够就扛两个,伴着雨水,趟过泥浆,累了大家就喊出训练时候的术语“抬起备”“抬起”,衣服湿透了却丝毫感觉不到寒冷,心里只想着快点,再快点。持续几个小时的奋战,他们都滚成了一个个“泥人”,嘴角,鼻子,耳朵都是泥浆……
上万个沙袋在20个人的努力下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大堤,险情得到缓解,难得的休息时间中大家却活跃不起来了,用湿漉漉的帽子遮住眼睛躺在沙袋上喘着粗气,任由冰冷的雨水冲洗,李元龙看到了这支曾经被抱怨过的部队,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展现出的战斗力。
都是十八九的年纪,再苦再累再难又怎样呢?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就该挺身而出。既已选择,就要对他负责。
和振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1505班
2016年9月-2018年9月服役于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服役期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获旅嘉奖一次
现就读于土木工程1705班
第一次参加冬季拉练时走了三天。早上五点出发下午五点返营,每个人都要负重二十公斤的背囊,外加一把枪或者是120火箭筒。第一天走了五十多公里,后两天都是四十多公里。随着时间推移,肩膀越来越酸,脚掌越来越麻,步子越来越沉,汗出得也越来越多。再到后面,肩膀被勒的生疼,脚掌感觉就快要断裂,每走一步都很痛苦。衣服在零下二十多度被汗浸透了,尽管休息的次数非常少,但只要一停下来衣服立刻就冰透了。第一天走完,他的肩膀勒出了两条青印,战友有些鞋垫没垫好的,脚磨出好几个泡。
拉练结束刚回到军营里,团长突然下了命令,要组织一公里的奔袭训练,以连为单位全员背行囊携枪冲刺一公里,连队里最后一名的成绩就是每个连的成绩。三天的长途跋涉透支了所有人的精力,但是军令如山必须咬着牙上,那时旁边的一名战友身体实在疲惫到了极点,脚也伤了,和振不假思索道:兄弟,把枪给我!虽然他的脚也很疼,但还是忍痛一口气坚持到了终点。
这场刻骨铭心的历练,让他体会到军营里战友情,也是兄弟情,有苦一起吃,有难一起扛。
阳惠
中南大学粉冶院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1603班
2016年9月应征入伍,服役于武警广东总队,2018年9月光荣退伍。2017年12月被评为“优秀义务兵”,记嘉奖一次
现就读于中南大学粉冶院冶金材料类1805班
很多次,阳惠想过要放弃,想过要逃避,但是想到自己的懦弱会让那么多人失望,她接触到了在军中学到的第三课——集体。“我的放弃不仅关乎我自己,当因为我的厌训情绪连累所有人背着挎包水壶,戴着帽子,扎着腰带,挎着一把八斤重的步枪在一个十几米的长坡上来回冲刺的时候,我哭得很伤心。”她回忆道。这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训练场上哭。那时,她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集体,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担当。“当战友在我跑步时不断为我加油鼓劲,当她们陪着我加训三公里,为我坚持下来而欢呼雀跃时,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集体。”没错,在部队中每个人都肩负责任,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团结是必不可少的,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鼓励与陪伴而凝结成的军队情谊,更是弥足珍贵而又历久弥新的。
第二年的新年,阳惠同志是和战友在哨位上度过的。下哨时,看着驻地竞相盛放的烟花,她心底里莫名感到辛酸。有言道:“你以为的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看着那万家烟火,她就和战友开玩笑说:“你看,这就是我们守卫的土地。”她深感,原来,平凡的她们,现在也可以替别人负重前行了。就像易卜生所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担当不应仅仅是军人的特质,也应该是万千青年的必修课,哪怕普通平凡,也总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在这短暂的青春里
难道你不想拥有一段难忘的军旅回忆
不想穿上那身笔挺的军装
不想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
不想去经历与众不同的生活吗
喻玮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1503班
2016年9月-2017年9月服役于山东省潍坊市原26集团军某团,2017年转隶为80集团军某旅。2017年12月被评为旅“优秀训新骨干”
现就读于医学检验技术1701班
喻玮的两年军旅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夜间紧急集合。集合哨一响,每个人都手忙脚乱,她的手指被背包绳磨去一层皮,为了不拖班级后腿,她坚持完成了集合任务。后来她才发现军被染上了星星点点的血迹。“习主席要求军队杜绝和平积习,我每次睡觉前看到那些血迹,都会提醒自己,军人一刻都不能忘记备战,只要祖国一声号召,随时就能上战场。”她坚定地说。
去年年初,在一次训练中喻玮不慎受伤,本以为只是普通扭伤,去军医院检查诊断为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确诊的当天正好是单位考学学习班选拔考试成绩公布的那天,喻玮是单位第一名。“当时确实有些难以接受,我本来以为我会一辈子穿这身军装,把我的所学奉献给祖国。虽然很多人都说女生当军官发展太窄,但是我觉得能为祖国奉献是我最大的荣耀,何必计较这些个人得失。可是我已经失去这个资格了。”说起伤病,虽然时隔一年,喻玮还是难掩失落。
养伤期间,不想自己每天碌碌无为,她调整好心态重新拿起笔撰写新闻稿。新兵时期,她的军旅感悟就登上了集团军政工网。在连队她担任新闻报道员,发表稿件上百篇,入选北部陆军战区政工网近十篇,集团军政工网十数篇,以她提供的素材为底稿的人物报道刊登在了《解放军报》上。
戴上列兵军衔时,她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戴上上等兵军衔时,她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虽然退役了,但她从未降低自己身为军人的标准,她心中的军魂永不灭!
侯健帅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数字出版1501班
2016年9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96742部队,在部队服役期间,获得优秀义务兵,嘉奖一次
2018年9月退伍,现就读于中南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1701班
初到部队的第一天晚上,侯建帅就感到了极度的不适应。忽然间失去了自由,掉进了那样一个纪律严明,冷酷无情的环境里。就那么一刹那,他意识到,在那里,再苦再累,都只能自己一个人扛,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新兵营的训练正式展开,慢慢走向正轨,他咬紧牙关,默默发狠,开始认真地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他获得了队列全班第一的荣誉,不仅学会了如何去走好队列,还学会了如何组织训练;三公里的成绩,他从最初跑15分钟,还要死要活,到后来跑进13分钟以内,轻而易举;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到后来都是一百个起步。
渐渐进入冬季,青藏高原上北风呼啸,气温骤降,鹅毛大雪铺天盖地,来的没有一点征兆,随之而来的感冒发烧,喉咙肿痛,同样来的让人猝不及防,但是将士们依旧在冰凉的地板上席地而卧。即便天气如此,他们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善,依旧会吃不饱,依旧会睡不好,还是会练队列练得筋疲力尽,爬战术摔得遍体鳞伤;还是会想家想爸妈,想那个在火车站挥手向你告别的她;还是会在心里默默倒数着还有七百多天才会到来的退伍的日子。周末就只有一天的休息,五分钟的打电话时间,再多的委屈,再多的思念,都化作一句:“不用担心,我挺好的”。
岁月不曾停息地流转,直到今天,他回想起当时那段暗无天日的生活,才后知后觉,那时候,在摸爬滚打中自己经历的那些蜕变,就叫做成长。
陶书胜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1502班
2016年9月入伍,服役于青海省西宁市某导弹旅,2018年9月光荣退役,入伍期间,多次参加重大任务,服役期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获基地嘉奖一次
现就读于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1706班
至今,他还清楚的记得刚下老连队时,第一次跑全副武装五公里的场景。身穿一个弹夹袋(含四个弹夹,四颗手榴弹),背一支自动步枪(3.5kg),携带防护装具,水壶(装满水)以及挎包(内含雨衣、背包绳、洗漱用具)等重达二十多斤的装具进行武装越野,那个感觉他如今想起来也不禁头皮发麻,但他也深刻的明白了“不要小瞧自己,不逼自己一把,你或许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这个道理。
而后的2017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他离开了老单位,与全基地受训人员一起集结在山西灵丘,为朱日和的“沙场点兵”做准备。他回忆道:“当时很艰苦,每天凌晨四点半准时起床,五点钟准时出操,野营住宿,没有热水,没有暖气,没有周末,我唯一的信仰就是在全军面前展示出高原火箭兵的风采。阅兵集训队要求严格细致,细致到你的鞋带怎么系、你的背囊怎么装、你的牙缸怎么放等等。”他说,在集训队里有这么一句话薪火相传“阅兵集训队的工作标准就是没有标准,你做的好,别人要比你做的更好”。
“一个小时不动,两个小时不晃,三个小时不吐,四个小时不倒”,这就是极限军姿的风采,而军姿只是合格军人的一部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更加重要的是那颗坚毅的内心和不屈不挠,力争上游的品格。他,也一直在学习中。
与其看着别人的军旅故事而热血澎湃
不如让自己成为故事的主角
用最耀眼的青春之光
普照军营的每一个角落。
趁年轻,去当兵吧!
将期望装进行囊
奔赴一场终身难忘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