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近日报道,江西农业大学的“暖心激励大礼包”惊艳了考研学子。在学工处师生悄悄奉送的礼包中,有个“神秘文件袋”,装有三样东西:一套印有“连中三元”字样的考试专用涂卡套装、一支水笔、一张写满祝福语的手绘明信片。此外,文件袋上还压着一个印有“‘脐’开得胜,马到‘橙’功”字样的脐橙。
对于考研学子而言,激烈的竞争、未知的结果、其他就业机会的诱惑,都会无形中成为一种压力,游走冲撞在心头。学校在关键时刻送上礼包,恰恰表明考研学子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有母校一路同行、一路陪伴。考生备战至此,激励不可少,暖心礼包的关怀更能撑起他们的未来。
学生的需求常常千差万别,让学校服务常常力有不逮,但学生从踏入学校、走出校门再到一声母校的亲切呼唤,这中间是对母校无穷无尽的思念。而远行学子对母校的记忆能否长久,对母校的情感纽带能否割舍不断,恰恰取决于母校曾为学生做过什么。
近些年,网友眼中“别人家的大学”多了起来。每到开学季,各地高校花样制作录取通知书,有老教授手写,也有充满高科技色彩的。每到毕业季,学校会为学生准备纪念印章,发放保留图书馆、食堂权限的校友卡。和江西农业大学一样,也有高校为考研学子准备考试大礼包。其实,即便学校不准备文具礼包,学生也会悉数备全,但若干年后,学生们会始终记得,在考研前夕一个紧张的清晨,打开教室门后的那份惊喜。这份惊喜会沉淀在学子对母校的记忆中,被反复咀嚼,无尽回味。
近日,复旦大学校友伉俪向母校捐赠1亿元的新闻刷屏。试想,若非母校的教育精神印痕犹在、对母校荏苒时光无限眷恋、对母校未来发展深切关怀,又何来反哺母校一说?尽管母校呵护学生乃本分,学生反哺母校合情理,但学子若未曾在学校留下美好记忆,未曾在学校被温柔以待,对学校的情谊必然要苍白无力些。
不算厚重的礼包,却是高校管理思维向服务型的转变。一所大学的底蕴不仅积蓄在醒目的校训石上,更在日夜穿梭于校园的学子身上。他们承载着一所高校的使命向往,学校给他们打下的精神烙印,不仅从课堂言传身教来,也从点滴可见服务中来。很难想象一所服务效率低下,却又远离学生的学校,能在践行“高大上”校训过程中写出什么漂亮文章。
在考研压力空前巨大的今天,类似江西农大这样的“暖心礼包”越来越多,考研学子的无形包袱会越来越少。只有带有温情的教育,才富有质感和力量,才能更无声地穿透焦虑,温暖人心。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作者:白毅鹏